主题 | 篇名 | 责任者 | 刊名 | 刊期 | 页码 |
教师发展 | 扬州市“文心”读书会“唯物史观”主题阅读组稿 |
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
|
教师发展 | 以“历史合力论”理解美苏冷战的起源 | 马燕 鲁东海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3 |
教师发展 | 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有机统一——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解释人的历史作用 | 曹伟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7 |
教师发展 | 将唯物史观渗透到儒家思想专题复习中 | 徐凤文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11 |
教学研讨 | 以学历案解决部编历史教材知识繁杂的困境——以《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》一课为例 | 盖文斌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14 |
教学研讨 | 也谈历史课程项目式学习的常态化实施 | 赵然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17 |
教学研讨 | 从困境到问题:寻找有意义的历史教学 | 谢良梅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21.24 |
教学研讨 | 深度教学:四问“新中国初期的外交” | 李挺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27 |
教学研讨 | 时序长河奔腾流 ? 空间面貌万古新——机遇时空观念下明朝商业政策的教学分析 | 黎耕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30 |
教学研讨 | 构筑“同一境界”,提升学生理解能力——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》为例 | 王芳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34 |
教学研讨 | 探寻历史核心素养的涵育路径——部编教材《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》一课的试教与体会 | 杨冬明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37 |
教学研讨 | 中学生历史叙述能力初探 | 王太元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40 |
教学研讨 | 基于视域融合的历史解释 | 张齐胜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44 |
教学研讨 | 基于素养立意的历史课堂教学转型实践——以统编教材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》一课为例 | 曹磊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47 |
教学研讨 | 基于历史情境教学,培育学生家国情怀——以《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》为例 | 汪高锋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51 |
教学研讨 | 家国情怀:从“我”的视角谈民族复兴——辛亥革命的另一种历史叙事 | 王亮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54 |
教学研讨 | 走进历史人物,涵养家国情怀——以《奥斯维辛集中营》一课为例 | 何烽枫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57 |
教学研讨 | 从手段到思维:数据史料运用再探 | 潘承生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60 |
教学研讨 | 差异、衔接、整合、预习——高一历史新课程的新挑战与应对 | 赵艳兵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63 |
教学研讨 | 唐玄宗对藩镇放心吗?——台阶式问题下高中生历史解释的例证 | 王德文 陈则妃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66 |
教学研讨 | 守望建桥精神 凝聚家国情怀——记抗疫期间“武汉长江大桥”备课 | 邓义文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69 |
学生学史 | 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——基于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探讨 | 李佳乐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72 |
图说历史 |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| 赵慧 | 中学历史教学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12期) | 66 |
|
|
|
|
|
|
专稿 | 历史学科大概念的确立及其教育价值 | 方美玲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3 |
专稿 | 爱德蒙·伯克与《法国革命论》 | 阎照祥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12 |
专题研究——何以史证 | 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逻辑性思考 | 王强 袁峥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17 |
专题研究——何以史证 | 史论结合教学原则的实践创新 | 孙殿元 徐赐成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23 |
专题研究——何以史证 | 史料实证的路径探析 | 张利娟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29 |
高考研究 | 二轮复习应关注动态的时间“曲线”——基于2019年全国卷I ? 第41题的分析 | 汪美良 许春凤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35 |
命题研究 | 命题须充分发掘材料的效能——由一则颇具争议的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| 钱凯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41 |
教学研究 | 顺理方能成章——高中生史学逻辑的养成策略 | 朱可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46 |
教学研究 | 教、学、考一体新探 | 付文治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53 |
教学研究 | 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——以希腊民主制度复习教学为例 | 韩海林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60 |
教学研究 | 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——以“两宋的政治和军事”为例 | 曹勇 | 历史教学 | 2020年6月(总第840期) | 66 |
|
|
|
|
|
|
教育视野 | 香港“高考”历史试卷荒谬考题惹众怒 | 本刊编辑部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1 |
教育视野 | 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:基于案例的分析(续) | 丁林兴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21 |
教育视野 | 由课标差异看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衔接——以“北洋军阀的统治”一课为例 | 胡军哲 田奎 贺新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24 |
教育视野 | 好课更在课堂外——兼谈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 | 钱金燕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51 |
教育视野 | 理解“纲要”之要,抓住教学关键——统编版教科书“内容多而课时少”的破解之道 | 黄冰冰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66 |
教学实践 | 高中历史议题探讨的类型与实践 | 黄天庆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4 |
教学实践 |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索与认识——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“东汉的兴衰”教学设计为例 | 贲新文 贲浔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11 |
教学实践 | 素养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渗透——以“罗斯福新政”为例 | 刘莉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43 |
教学实践 | 统编版教科书《学习聚焦》栏目特色与教学策略——以“辽夏金元的统治”一课为例 | 朱洪俊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30 |
教学实践 |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地理学与时空观念渗透 | 严思琪 张健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68 |
教学实践 | 用PTA量表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——以历史问题式教学设计示意为例 | 仲尧明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72 |
教学实践 | 运用当地乡土资源 推进地区历史教学 | 王晓伟 冯空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40 |
教学实践 | 例谈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| 刘建新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55 |
教学实践 | “三旧一新”背景下高中历史主体教学定位探究——以“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外贸政策的调整”为例 | 马凤妍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58 |
教学实践 | 立足坐标 ? 找准方向——以“惊蛰!甲午战争之痛与变”一课为例兼谈立德树人 | 卫然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48 |
教学实践 | 高中历史教学文学史料的拓展与应用——兼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| 郭宇婷 李文君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63 |
学生成长 | 基于教科书结构认识启蒙运动的因果关系 | 张琰涵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7 |
学生成长 | 教科书知识厘正补遗摭谈——由一道“中国古代手工业”选择题说起 | 龚光华 刘静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15 |
学生成长 | 对一道高考历史陈题的现时性评析 | 朱命有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18 |
学生成长 | 浅谈儿童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| 刘方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33 |
学生成长 | 基于核心素养的“童趣”课程编制尝试——以“抗日战争”为例 | 唐晓丽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35 |
学生成长 | 让史实“动”起来——例谈《中外历史纲要》中文字史料的运用 | 段坤坤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76 |
教研互动 | 持续征稿: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 | 本刊编辑部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封二 |
教研互动 | 关于优化教学流程的实践性认识——以“五四爱国运动”为例 | 王成瑭 |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| 2020年第6期(总第485期) | 6 |